跳到主要內容

來去萬華 - 剝皮寮(一)

001.jpg
剝皮寮位於台北市的萬華區
背對的是台北市最老最大的老松國民小學
另外三面則是分別臨著"康定路""廣州街"與"昆明街"

檢視較大的地圖
原本的老街已被台北市政府規劃為老松國小的校地
因為當年的台北市教育局不重視老街的文化價值
就在半硬拆除中, 才被當地居民透過很多單位才搶救下現在僅存的部份
這個, 真的非常的令人痛心, 身為教育者, 竟然不懂文化的價值何在
而主掌文化古蹟的文化局也是該被記上一筆罪狀, 竟然放任古蹟被破壞
(這還不只剝皮寮老街, 我後面會在寫些文出來的)
這一篇從一開始, 我已經確定還會有後文的
身為一個在剝皮寮出生的人, 對於剝皮寮的感情, 絕對是夠深的
從小長大在這邊, 在這邊活動玩樂, 很多事, 雖然因年紀增長已漸淡
但是感情卻是越來越深
我必需先說明, 對於保留這片古蹟的政策我是100%的肯定的
但是, 對於保存方式與使用用途上, 我卻是很反對的
拍電影, 可以, 那很好, 但得復原
搞的半新不舊的, 只剩下一半的空洞外殼,
深層內部的精神與歷史, 卻完全消失了
001A.jpg
001B.jpg
001C.jpg
001D.jpg
過去去過日本旅行, 看過日本的老接保存方式, 完全打動我的心
集中了很多傳統將消失的產業進駐, 再加上一些新的日本文化產業
但整個就是很符合老街的味道, 這才是真的在保存老街文化
真的, 我們有必要好好的改進現在這種空殼保存文化的做法
所以, 在於"來去萬華"的這個分類下, 除了介紹萬華的老文化之美外
另外, 也會將不當的做法做些批判的,
這一切, 只希望這個台北最早的發展起源地能真的好好的保有我們的歷史
==============================================================
002.jpg
▲ 剝皮寮老街(現今的康定路173巷)歷史追溯起源
大約是在清朝中葉時期所形成的街道範圍
再於日治時期透過市區改正, 才形成今日的剝皮寮街區
其中, 透過圖片中的四個區塊發展, 其建築形式都不一樣
也正是證明當初的發展軌跡
這個, 就請各位到現場去發掘, 倒底各時期的建築有何不同
(2017年七月份, 有部份範圍因為整修不開放, 所以有些特別之處已經無法拍攝觀察)

003.jpg
▲ 從康定路跟廣州街看剝皮寮, 老街之完整, 全台北獨見
幸好當年一直都有居民在此生活營業, 直到被徵收迫遷
所以這邊建物的完整度, 當年算是保存的相當良好
被迫遷時, 一些桌椅, 生活用品都還保留在內部, 本來是以為有機會保留成為類似博物館
但後來在圍籬施工後, 聽到當地居民跟我說的, 內部那些老古物, 全被二手古物商來搬走了
是不是被賤賣, 還是不重視古物, 想要丟棄就交給外來的商人任意帶走, 已不可知
但, 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事, 如果保存下來, 更可以重現當初這邊的景象的

003A.jpg
▲ 這間是康定路與廣州街口的三角窗店面
現今是做為"萬華心願景"的使用空間
這如果上網Google, 是查不到任何過去的資料
但是對我來說, 印象可是深刻的不能再深了, 因為小時候的我, 最愛來這間店了
這家店就叫做"廣大昌", 但是小時候的我, 卻一直記成"廣達香"(就賣那個肉鬆的啦..)
店裡賣的很多是進口的糖果餅乾, 而老板又很喜歡我, 所以我只要來店裡, 就是有吃有拿
我記得我很愛吃那個日本進口, 彩色球狀的棒棒糖
有一次, 老板還給我吃一大塊瑞士進口的巧克力塊, 聽說是最頂級的
只是...小孩哪懂啊? 只知道那一塊一塊不怎麼平整的黑黑玩意, 又苦, 不好吃啊...
老板看著我一臉痛苦樣, 他倒是覺的好笑吧.....
只是, 他真的對我很好, 所以這間老屋, 我真的很愛(只是從來沒去過二樓看過)

004.jpg
▲ 現在廣大昌的正面口不再打開了, 改由康定路這店面進出
005.jpg
006.jpg

▲ 內部介紹現今中正萬華區的復興計畫, 看來是有心
但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一點, 是真的很期待的
尤其萬華的古蹟真的是台北市最多最有價值的

007.jpg
▲ 裡面早是空蕩蕩, 看不出過往的樣子
不過樓梯並沒有圍起來, 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可否上樓, 答我可以, 就上樓去看了
這是我第一次能上廣大昌的二樓看看, 自是興奮開心

008.jpg
▲ 踩在這窄窄的階梯上, 心裡滿是興奮
從小住這邊, 小時候有機會進來看, 卻不敢上來走走
都年過50了, 才有機會再上來看看, 真的很興奮的
小時候的回憶, 又一點一點的冒了出來

009.jpg
▲ 從二樓樓梯口往下看, 這樓梯空間真的很小
不過當年大家的房子都差不多是這樣, 窄小到不行的樓梯
想想那以前一些家具也是不小啊, 那倒底是怎樣的功夫才有辦法搬上樓??
還好也就只有兩層樓, 不然搬家工人會罵人吧???
010.jpg
011.jpg

▲ 好大的空間, 但過去是隔間的??還是本來就打通的, 可能要問問老居民了
磚造的柱子, 大概是怕撐不住未來的地震吧, 旁邊又加了大鐵柱支撐
而上方的屋樑, 也有鐵架支撐, 但還好是顏色沒接近, 所以不會太突兀
倒是柱子可以貼一下仿磚璧貼, 會更好一點

012.jpg
▲ 看完了, 就往我家走去吧!!
這邊是面臨廣州街的店面, 其中, 我只記得門口有兩個半圓柱的店面
這是我第二間喜歡的店家, 是我老爸最常來的地方

013.jpg
▲ 這間就是長壽茶室, 真的就是那種純給泡茶聊天的地方
老板就是叫"長壽仔", 老板娘叫"金枝"....我還記得老板人長的瘦瘦小小的
但是老板跟老板娘人都很好, 看到我也都會給我一點小點心
這地方是我老爸他們休息時聚會聊天的地方
木頭的方桌子(我印象中全是方方正正的厚重木桌), 還有長板凳跟小方板凳
那兩根橫在門口的半圓柱子, 是用來翻下一個小桌面的(我印象中是如此)
我老爸常常坐在左邊這張桌子, 跟著朋友聊天
桌子後面就是擺滿配茶用的零食餅乾(就是瓜子, 花生, 綠豆糕之類的)
當然櫃台也是這邊啦.........

014.jpg
▲ 有時老爸也會坐在門外的柱子下
後來搬家後, 我還常常為了要吃這邊的零食, 走一兩公里的路過來
老街的人情味就是好, 就算沒找到我老爸, 還是會有認識的長輩餵食的啊..

015.jpg
▲ 旁邊的, 則是麵店(好像是長壽仔的兄弟), 但我只有印象在
似乎從來沒去吃過他們家的麵
這邊的店門, 我的印象裡, 都是這樣的店門, 一整片的
這邊與我家的建築不一樣, 是屬於日治時期的建築方式
所以看不見門外的橫樑外, 也沒有了上面的小閣樓可以上去玩
0016.jpg
0017.jpg

▲ 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最中餅, 長壽茶室的老板娘常會請我吃
小時候就這樣被養成超愛吃這種甜死人不償命的甜食
另外一種是綠豆糕, 一抓就碎了, 但我找不到圖片可以介紹
「最中」最早是平安時代皇宮內的御用點心
宮廷在中秋時都會舉行賞月宴會,並準備圓形的點心
詩者源順對著明月吟唱「水面明月影,中秋月正圓」
因而得名「最中」(もなか)
隨著時代改變,除了圓形之外也有櫻花等其他可愛形狀的最中餅
最中餅看起來其實有點像我們的紅豆餅,不過製作過程更加繁複費工
通常內含紅豆餡料,餅殼則由糯米做成
先將糯米碾成粉之後,蒸成麻糬狀,再用細火烘烤,完全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簡單
販賣的時候有些店家會將餅殼會和餡料分開,以免餅殼被潤濕之後就失去香脆的口感

今天就先介紹到此, 後面還會有更多的介紹, 我會一一找時間來寫的
順帶一提: 剝皮寮老街的名稱演變(由早至今排列)
福皮寮街
北皮寮街
剝皮寮街
康定路173巷
剝皮寮老街
至於"剝皮寮"這個名稱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剝獸皮, 一個是剝樹皮
剝獸皮的說法, 找不到資料可以引用這個說法的正確或可能性
剝樹皮則是早期會從大陸運木頭到這邊集散, 剛好有清除樹皮的需要
所以, 這個剝皮寮的說法可能性就應該是正確了
但是, 我覺得也可能是口音上的改變, 因為各地人來此
口音上都不一樣, 所以慢慢的就從福皮寮被改成了剝皮寮, 也不無可能
至於這邊還有另一個講法, 叫做"土炭市"(台語念法要念"土炭市仔")
這個我小時候都是聽到大人這樣叫的, 是可以確定沒有錯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Toshiba N300 6TB硬碟遇上樺賦 Thecus W5810 NAS 擦出新火花

這次我要測試的主要是這顆 Toshiba N300 6TB NAS專用硬碟,再來就是樺賦 Thecus W5810 NAS主機(包含作業系統Microsoft Server 2012、Office 365雲端辦公室、Microsoft Azure雲端備份服務、Microsoft OneDrive 雲端分享服務等等) Toshiba N300 6TB NAS 專用硬碟 而這顆硬碟倒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就是一顆NAS硬碟不是嗎﹖為何還需要特別介紹﹖ 如果是這樣想﹖當然不奇怪的,因為這顆Toshiba N300 6TB硬碟真的是滿低調的,我也是查了好久才發現這台硬碟還真有著很不錯的規格,值得買來使用的,以下這些是這顆Toshiba N300 6TB NAS專用硬碟的主打規格: ★ 7,200 RPM 高速 ★ 128MB CACHE RAM ★ 專用NAS硬碟 ★ 24*7全年無休的可靠性 (24小時,每週七天工作) ★ 180 TB / year 工作負載 ★ 100萬個小時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 ★ 具備旋轉振動感應技術 ★ 支持業界標準512N磁區 ★ 三年有限保固 就以上這些規格來說,這顆 Toshiba N300 6TB NAS專用硬碟是非常適合拿來做為以下的用途的 ➤ 家庭、SOHO與 NAS 使用 ➤ 針對企業、超大容量並支持快速回應與高速資料傳送 ➤ 適合企業、因應第 3 層企業級雲端型資料儲存等工作負載 當然,要拿來當成個人電腦中的資料儲存硬碟也是綽綽有餘的,根本就是殺雞用牛刀 但就我後面即將要開發的影音與圖檔傳輸網站來說,180 TB / year 工作負載是我唯一擔心的地方。不過若是以NAS的Raid備份來說,因為NAS本身夠穩定,這最多就是當有硬碟故障時,更換顆新硬碟就好。而Toshiba N300 6TB NAS專用硬碟所具備的三年有限保固,至少三年內有問題,我想我是不需要去擔心的。我只要擔心夠不夠用就好。 但若就以一般個人的娛樂使用或是企業的文件保存使用,單顆6TB的容量是絕對夠用的。 以我這圖片來說,22個4K高畫質影片,長達26小時的影片,一共只佔用189GB的容量。 若是以理論上來說,6TB的容量就可以放下近約850個小時的4K級高畫質影片了。 850小時的影片有多久,那...

翻轉傳統思維,讓電腦展現最強悍的散熱效能-元得REV. SERIES 主機板

每個人手中一定都有隻手機,但還是得有台電腦才方便做事。到了公司,更是少不了要用到電腦的,我們的生活也已經離不開手機跟電腦。但我們總會備傳統的想法給羈絆住,這次,就讓我們來翻轉一下我們對於電腦的思維想法。也不知道從哪時開始,電腦的 CPU 就開始需要做一些散熱的設計。過去的電腦根本沒有這樣的問題,只要 CPU 裝上去就能開始運作了。可是現在的電腦不一樣,在傳統方方正正的密封機殼中,如果沒有做好散熱的話。那麼這台電腦的效能就會大大的打了折扣,甚至會無預警的熱當機。如果只是做一般的文書作業或是上上網看看臉書之類的,那麼這根本不是多大的問題。可是如果是今天正在與隊友打一場電竟遊戲或是一些需要急著完成的工作,還是處理一些影音圖檔的作業時,那麼電腦的散熱問題就會是我們絕對需要考慮的。當散熱不好的時候。那麼我們的電腦效率就會大大的降低外,跟著也就會拖慢我們的作業,甚至當機或是將主機板燒毀。過往 CPU 總是安裝在主機板的正面,需要跟顯示卡,還有硬碟、電源供應器全部擠在一起。當這些最會產生熱能的產品全部擠在一起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非常的難以去做出一些比較好的散熱設計。那麼要想追求穩定效能的話,就只能朝着水冷散熱去設計了。這次要介紹的主角分別是 【元得電子 Q270 主機板( ENCTEC REV. Q270 )】 、 【 ENCTEC 特製巨型熱管散熱片( ENCTEC Cooling Extreme HP-01 )】 、 【曜越 Core P5 壁掛式 ATX 機殼】 這三項。對於不管是想要新組裝電腦的朋友,還是想要舊機升級,又或是對於現有電腦的散熱無法滿足的,都建議往下看下去內容,以後想要弄台新電腦的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搭配找到符合自己的需求及未來的升級空間。   ▲ 對於不管是想要新組裝電腦的朋友,還是想要舊機升級,又或是對於現有電腦的散 熱無法滿足的,都建議往下看下去內容,以後想要弄台新電腦的話,可以有更多的選 擇去搭配找到符合自己的需求及未來的升級空間。也許現在只是需要做做一些簡單的 報表,但未來也可能會有玩玩 3A 大作級電競遊戲的可能,所以對於希望新電腦能保留一些升級空間的朋友,更是需要看看這一篇。   ▲ 如果已經是在玩電競比賽的朋友,可能會對 【 ENCTEC REV. Q270 】 覺得不夠高階,畢竟這一款...

生活與小型工作室的最佳夥伴 - HP Smart TANK 580噴墨多功能事務機

  當大家都在喊著要節能減碳及數位無紙化的同時,但很多事情工作並非都能夠全都數位化,像是公告或是薪資報酬領取,又或是申請政府文件等等,還是提交報告或簽呈,這時還是需要一台良好的噴墨事務機來進行工作。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一台能夠減少墨水用量與可以不斷供墨的印表機來使用,降低用墨量也是節能減碳的一種方式,這時就需要 【 HP Smart TANK 580 】 來為我們的生活或工作,帶來更便利與節能的作業。   除了一機多功能外, 【 HP Smart TANK 580 】 更是具有省錢與便於維修養護的特性。方便不沾手的不斷墨填墨方式,還有簡易方便的可更換噴墨頭。當然更可以方便的無限共享列印與掃描工作,還有即時的紙張與墨水量監控,免於工作中突然無紙或無墨水而導致工作中斷。多種優勢集於一機,正是 【 HP Smart TANK 580 】 適合家用生活應用與小型工作室使用的必備事務機。     開箱安裝過程 ▲ 方正的機體,上蓋打蓋即可掃描,前方底部即為列印出紙口。在兩側底部各有一個凹口(圖 A 位置),便於方便移動換位。機體後方則有 USB 電腦連線接口(圖 B 位置),還有電源插孔(圖 C 位置)。在機頂後方,則是進紙孔(圖 D 位置),平時可以收回放下整平,需要列印時才拉出放入列印紙。   ▲ 再來就是將運送保護用的紙板與膠帶都拿掉,順便將印表頭的安裝位置的保護器也拿下來,方便等一下的墨水填充與噴頭安裝。   ▲ 畢最後只要將機頂後方的進紙口拉板拉起來,將列印用的紙張放入,在調整裡面調整紙張大小的藍色推桿位置就完成進紙了。而機身前面下方的出紙口,有個出紙置板,旋轉拉出後就可以讓列印好的紙張不會到處亂飛。   因為 【 HP Smart TANK 580 】 具有無線傳輸列印的功能,只要在同一個區域網路內,就能同時給多部電腦或平板或手機一起來列印或是掃描文件圖檔,所以可以實現只要外部一條電源線最簡單的安裝就能工作了。     關於墨水與噴頭 ▲ 在 【 HP Smart TANK 580 】 發售的套件中,包含了彩色與黑色的兩個墨水噴頭(圖片左邊兩個),還有一瓶 135ml 的黑色防水墨水,還有三...